1998年10月25日,葛振林,这位原衡阳警备区后勤部副部长,以及赫赫有名的“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之一,手拄拐杖来到了衡阳市公安局。这个曾经在战场上英勇奋战的老人,在当地堪称英雄,受人敬仰。因此牛达人,当公安局的工作人员看到葛振林前来时,立即安排专人迎接,并关切地询问他是否有任何需要帮助的地方。
葛振林的情绪显得异常低沉,他缓缓坐下后直截了当地对公安人员说道,他来是为了举报自己的三儿子葛拥宪吸毒,并要求公安局对葛拥宪实施强制劳教戒毒。他不在乎自己这张老脸的面子,只希望能将自己的儿子从毒品的深渊中拯救出来。事实上,早在他到达公安局之前,葛振林已经向当地黄茶岭派出所举报过几次,但由于派出所认为葛拥宪情节不严重,再加上他是葛振林的亲生儿子,担心一旦采取行动会对葛振林的声誉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未采取有效的措施。
尽管如此,派出所还是多次对葛拥宪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处以罚款,希望他能悔改。然而,葛拥宪早已深陷毒瘾,主动戒除毒品对他来说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更让葛振林愤怒和心痛的是,葛拥宪竟然为了筹集吸毒所需的资金,将他珍藏多年的“红旗勋章”给卖了,然后拿到的钱全都用来购买毒品。
展开剩余76%这枚“红旗勋章”是葛振林非常珍视的,作为一名战斗英雄,他一直小心翼翼地将它保管起来,不轻易展示。1994年的“八一”建军节,军委邀请他到北京参加招待会,并要求他佩戴这枚勋章。当时,葛振林才将它从柜子里取出来,准备佩戴前往北京。可是,当他打开勋章盒时,却发现那枚勋章已经不翼而飞。经过调查,最终得知这枚勋章被自己的儿子葛拥宪卖掉了。得知这一消息,葛振林无言以对,眼泪早已滑落,他沉痛地告诫儿子:“三儿啊,毒品会让你沉沦,甚至让你走上犯罪的道路……”
虽然葛振林一再劝解,但葛拥宪并未悔改,毒瘾的魔力让他陷得越来越深。经过多次无效的劝说后,葛振林终于下定决心,毅然决然地来到衡阳市公安局举报,期望能够通过法律的手段来挽救自己的儿子。
作为全国闻名的战斗英雄,葛振林一生经历了无数的战争和伤痛。49岁时,他便申请离岗休养,1982年正式退休,但他从未停下过为革命事业发声的脚步。无论是作为学校的校外辅导员,还是在各地做革命传统报告,他都始终在为后人传播红色基因。他曾经做过超过300场的革命传统讲座,言传身教,传递着光与热。然而,对于自己在“狼牙山五壮士”中的经历,他鲜少提及。每当提到这段历史,他总是淡然一笑,说:“咱们都是八路,那个时候你们还不知道吗?换做是你们,你们能不跳吗?”他不愿过多讲述战友们牺牲的故事,因为每次回忆起那些英勇的战友们,他心中总是涌上深深的痛苦和不舍。
作为一位老革命家,葛振林对家教要求异常严格。他的一生朴实无华,过着普通而平凡的生活。他有四个儿子,长子葛长生参军成为了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其余几个儿子则都从事着工人工作。三儿子葛拥宪是他最疼爱的孩子,也是陪伴他时间最长的那个。从小,葛振林就非常关爱他,但也对他要求严格。葛拥宪从师专附中毕业后,曾下乡做过知青。后来返城,他本想着借助父亲的身份和关系,能够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过上无忧的生活。然而,葛振林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我不会为家人的私事去求别人,你必须服从组织安排,无论在哪里,工作都是一样的。”
最终,葛拥宪被安排到衡阳市建湘柴油机厂担任磨工。然而,厂子的效益不佳,葛拥宪最终被迫下岗,失业后的他逐渐变得懒散,整日和一群朋友打牌,甚至跟随他们到南方做生意。渐渐地,他染上了毒瘾。为了解救这个儿子,葛振林最终不得不采取了强制劳教戒毒的措施。
1999年,全国禁毒图片展巡展期间,葛振林没有考虑个人的名誉问题,毅然将儿子葛拥宪被强制劳教戒毒的照片展示出来,作为公开的警示。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一举动并没有招致对葛振林的不满,反而让更多的人感动于他那份不顾个人面子的真诚和坦率,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敬和赞誉。
2005年3月21日,葛振林英勇的一生画上了句号。此时,葛拥宪已然悔过自新,但他再也无法向已故的父亲表达自己的悔意。他跪在父亲的遗像前,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和遗憾。葛拥宪说,父亲是他一生最疼爱的人,而他曾在一段时间里因父亲的严格要求而心生怨恨,如今父亲离世,他却无从表达自己深深的悔恨和思念。
发布于:天津市尚红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