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陇上神泉·书画通渭”文化活动月暨文旅融合发展大会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翰墨文化中心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书画爱好者、文旅业界人士及媒体代表相聚一堂国尚策略,铺开“品通渭书画、享陇上神泉、访红色圣地、游耕读人家”四张画卷,共同展现县域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景观。
大会期间,中国美协在这里举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大采风作品展,同时举办中庸艺术馆和麦岛盛裕艺术馆收藏展、乡贤文化艺术展、山东集文斋馆藏作品交流展、通渭籍中书协中美协会员及农民艺术家作品展、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全市干部职工书画作品展、通渭县中小学师生书画展、通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通渭长城堡寨遗迹图片展等9个系列主题展,展出书画精品和非遗力作2100余幅国尚策略,集中展现了全国书画名家寄情翰墨、弘扬国粹的文化自信,生动反映了通渭人民崇尚耕读、钟情书画的精神风貌。
同时,通渭县还策划推出了丰富多彩的中医温泉康养体验活动;金银花、黄芪、小杂粮、宽粉、山楂等特色名优产品和非遗产品、文创产品和笔、墨、纸、砚、工艺美术产品等展销活动,并举办通渭小曲戏及影子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书画爱好者国尚策略,共同感受“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独特魅力和“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的墨韵流芳。
在通渭,书画是渗透当地人骨子里的热爱。目前,通渭县有书画创作人员1.2万人,中国书协会员53人、中国美协会员15人,甘肃省书协会员146人、甘肃省美协会员127人,民间书画收藏总量达280万件,每年的民间书画交易额突破10亿元。
通渭温泉的历史悠久,源自地下200米岩层,恒定水温113℃,自流至地表达53.9℃,日出水量超6000吨国尚策略,富含32种元素和化合物,属国内少见的复合型富质高热矿泉。北魏时期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便有对通渭“温谷水”的记载。如今,当地依托温泉资源,通渭全面推进“传统中医+现代水疗”模式,建成中医温泉水疗中心,年接待超20万人次,今年正打造西北首个温泉康养基地,推动“陇上神泉”品牌升级。(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康劲)
尚红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